在收藏界,具有罕见特征的旧版人民币受到收藏爱好者追捧。有人看中这一“商机”,将旧版退市人民币进行翻新加工、评级包装成福耳币、漏印币等,通过网络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一条拍卖造假收藏币“产业链”。
“这个涉案造假犯罪团伙有8个共136人,其中孙某等91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分案分批提起公诉。”6月19日,河南省汤阴县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主任于静波向记者讲述了办案经过。
诈骗“一条龙”现原形
2023年初,家住汤阴县的收藏币爱好者王某,在刷短视频时发现了一家能竞拍收藏币的直播间。主播再三承诺“实属绝版、全国罕见”,王某在竞拍激烈的情况下,以不到3万元的价格抢拍到多套80版、90版尾号7连的“收藏币”。
“你这个收藏币颜色不正,评级公司信息也不正确,最重要的是,7连号的收藏币在圈内很少有人见过。”当王某拿着抢拍到的收藏币向朋友展示时,收藏圈的一位行家告诉他。王某不久后发现,其他直播间售卖的收藏币价格竟然比自己购买的价格贵近10倍,感到受骗的王某要求退货,客服以超过7天无理由退货期限为由拒绝。
2023年2月18日,王某报警,公安机关侦查后锁定了数十个直播间。自此,一条以孙某为首的团伙造假收藏币“产业链”浮出水面。
经过侦查,公安机关查明,孙某从市场上收购第四版人民币后,通过裁切、改色再付费制作评级条,将普通的第四版人民币包装成罕见的具有连号、福耳、错版特征的“珍藏版纪念币”,在直播间进行销售。为扩大规模,他还拉亲友、邻居入伙,注册了几家公司和十余个直播间,指定人员分组在直播间烘托气氛,营造抢拍假象。
“为了通过电商平台的审查,孙某还利用同行评级渠道进行付费评级,以此避免电商平台店铺被举报;为了让消费者难辨真假,他还付费进行高科技改色……在一次次合作中,多个类似孙某的犯罪团伙之间实现了互相借鉴、互相代销货品的手拉手合作链条。”于静波说。
分层处理破难题
2023年2月20日,汤阴县公安局对该案立案侦查。3月,涉案8个犯罪团伙136人全部落网。
检察官和公安干警讨论涉案“收藏币”鉴定相关问题。
经鉴定,涉案的“收藏币”均是在旧版人民币(真币)的基础上,经过人为二次加工成“福耳币”“连号币”“漏印币”。
部分被查获的假收藏币。
文章来源:百家号—红星新闻
信息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