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广州海关举行知识产权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关近年来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发布该关2023年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同时,现场还展示该关在货运、跨境电商、寄递等多个渠道查获的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手机及配件、足球、服装等10余种侵权商品。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朴馨语摄
今年正值中国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30周年。2023年,广州海关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6449批次、涉及货物433.4万件,依法保护了403家国内外知识产权权利人的2943项知识产权。
依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助力企业自主创新开拓国际市场,是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点。2023年10月,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关员在对一票申报为“手机配件”等出口货物进行查验时发现数十箱未向海关申报的手机。经联系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确权,权利人确认上述货物为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产品。随后,该关针对查获信息进一步开展分析防控,再次精准拦截3批出口侵犯“HUAWEI”商标专用权的手机。上述4批侵权手机共计4200余台。
“经我们工作人员拆机检查,发现这批手机的电池和主板有使用过的痕迹,且手机内部使用的不是我们原厂的零部件,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海关严密监管有效维护了我们国产品牌的合法权益。”权利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法务部门工作人员王强表示。
“广州海关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措施,积极培育自主创新重点企业,累计重点培塑关区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4家,2023年新增备案境内知识产权权利人302家。”广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陈新羿介绍,2023年,广州海关共查获假冒华为、小米、苏美达等品牌国货125万件,查扣侵权商品数量大幅提升26倍,有力支撑自主创新企业“扬帆出海”。
广州海关工作人员模拟查验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人民网 朴馨语摄
文章作者:朴馨语
文章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