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隐于国门背后的战线,这是一方专注与专业并存的沃土。在北京边检总站,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国家的安全之门,他们的每一次鉴定、每一项创新,都是对不法分子的有力震慑,更是对国家安全与尊严的坚定捍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边检总站证件研究室,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相隔60公里的默契
2024年5月的一个深夜,北京边检总站证件研究室收到一起三人次外籍旅客持用可疑证件的鉴别送检,鉴定结果全部为假。几乎同时,大兴机场边检站也鉴定了一起三人次同类案件的可疑证件,鉴定结果同样全部为假。相隔60公里,鉴定结果却好像两个人在默契地相互击掌,联手粉碎了两个方向的不法图谋。
这种默契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证件研究室立足职能优势,提出“人防技补”工作思路,建立海量证件样本数据库,研究探索了一整套服务实战的信息排查预警机制。从发布之日算起,两个口岸已经扎好“篱笆”静静地等待了一个月,这个深夜的较量,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结果。
逆袭之路:从被嘲笑到全球瞩目
在一次安全防伪技术高峰论坛上,一位外国技术专家说道“我们的技术你们买就可以了,没必要了解这么清楚。”这句刺耳的话一直记在北京证件研究人的心里,知耻而后勇,看清了与全球顶尖水平的差距之后,2016年,总站证件研究室成立了研发组,开始了防伪技术攻关,积极走访行业专家学方法,寻找科研机构做实验,遍访科研机构请求技术支持。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验证……终于,“荧彩紫外荧光防伪技术”的研发方案通过测试,历时两年成功研发出“荧彩紫外荧光防伪图像”。
目前,这项印制工艺和防伪效果在国际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图为荧光灯下的“荧彩紫外荧光防伪图像”
2019 年12月11日,第十五届安全防伪技术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动向北京总站证件研究室发来邀请,北京边检总站代表中国的证件研究专家登上了世界的讲台。
破局前行,迈向自主化新时代
如果说,证件防伪技术是一把“安全锁”,那么证件鉴别设备就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2018年以前,一线民警使用最为广泛的单兵便携式鉴别设备,价格昂贵,功能单一,使用不便。2018年,证件研究室团队研发出“便携式电子多光谱文检仪”,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打破了国外在该类设备上的技术垄断。这款设备功能更强,使用方便,深受一线民警欢迎。
图为证件研究室团队研发的“便携式电子多光谱文件仪”
文章来源:百家号—齐齐哈尔网警
信息来源: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