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品牌保护 | 上海:加快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最新动态
品牌保护 | 上海:加快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2025-03-10
3
怎样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来自上海的答案是突出“五新”工作。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在2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知识产权系统新闻发布厅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聚焦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上海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制度、运用、保护、服务和合作五方面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五新”引领取得实效
“上海率先探索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芮文彪介绍,上海以制度之“新”引领创新发展,创造了不少“全国唯一”和“全国率先”——设立了全国唯一的正局级独立设置地方知识产权综合行政管理部门;在浦东新区设立全国唯一的专利、商标、版权、原产地地理标志“四合一”独立建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率先高规格制定发布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一系列地方法规;出台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办法,对数据产品的知识产权属性作实质性审查;设立全国首个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和首个科创企业跨境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
“十四五”以来,上海在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15金14银,两家中小企业摘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这是上海以知识产权运用之“新”赋能创新价值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专利转化运用方面,上海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存量专利”盘点盘活,4.3万余件专利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累计转化7600余件。
如何促进专利流转?芮文彪介绍,上海推出“中低价交易、高频次流转”的“专利超市”,支持“饿了么”等企业探索专利开源新模式,推出国内首批通过全国技术要素市场公开挂牌的开源专利。
“2024年全市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类技术合同成交数为6773件,较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前增长21%;成交金额逾238亿元,与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前相比实现了117%的显著增长。在科研机构的总合同金额中,知识产权类技术合同金额占比达65%。”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翟金国在发布会上介绍。
司法、执法、行业多方共同协作,上海以保护之“新”护航创新创造。上海持续加强全国首批专门知识产权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专业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全覆盖;在全国首批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浦东新区、徐汇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和民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支撑全国首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审结;创新设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
对标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上海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以服务之“新”激发创新活力。上海率先实现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全域入驻地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和知识产权“一件事”平台。上海还出台《关于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创新代理行业监管模式,建设全市一体化知识产权代理协同监管平台,开展专利商标代理机构信用档案建设。
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上海以合作之“新”优化创新生态。“近年来,上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WIPO大力支持下,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WIPO签署三轮合作协议。”芮文彪介绍,上海与WIPO合作做强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引入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推出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建设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上海持续深化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会商,推动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等一批重要功能机构落地。
“下一步,上海将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持续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继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创新改革。”芮文彪表示。
多方建设保护高地
“我们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主观恶意大、侵权危害后果严重的案件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2024年判赔金额同比上升132.4%,让恶意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黎淑兰介绍,上海法院系统加强关键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司法保护,2024年共审结侵害发明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技术领域侵权纠纷案件5272件。
近年来,上海法院系统着力构建有利于侵权事实查明的证据审查机制、有利于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损害赔偿机制、有利于纠纷及时有效解决的案件裁判机制,回应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司法保护需求。此外,上海三级法院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服务保障体系,定期开展庭审进园区、调研走访、讲座培训、普法宣传等活动,打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最后一公里”。
“上海共有7.5万多家外资企业,我们始终坚持对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芮文彪介绍,上海持续加大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连续四年组织开展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累计办理涉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65余件,查处涉外商标侵权违法案件1200余件。同时,将近120件外资企业商标纳入了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针对外资企业关注的电商平台侵权问题、药品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制度机制,保护相关外资企业正当利益。
浦东新区正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全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截至2024年底,浦东新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5件。”浦东新区副区长吕雪城在发布会上表示,“第一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是国家交给浦东新区的重要任务。”
在浦东新区,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的有益尝试正在开展——率先配合开展上海全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审查工作;积极落实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发布并实施《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等地方法规。在推动强链增效方面,浦东新区聚焦服务“3+6+6”产业体系,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潜力企业发现机制,目前已在5个细分产业领域形成558家潜力企业和研究团队名单。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优先推荐’制度等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吕雪城介绍,浦东新区率先在地方立法中创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优先推荐制度,规定履行调解协议后行政处罚适当减免制度,提供知识产权纠纷“一站式”调解服务,建立民事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行政案件与调解衔接机制、仲裁与调解协作机制、认罪认罚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部分调解合作机制,在强化调解优先法治保障、完善多元调解体系建设、深化调解协同保护等3个维度上固化了以调解方式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实践经验。
据悉,202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我们期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为上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作者:杨 柳
文章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信息来源:知识产权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